注册送彩金白菜

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十四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之重大工程篇

2025-10-14 10:10:24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四五”时期是民政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五年来,全国民政系统以《“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指引,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提质等10项重大工程,把百姓的“身边小事”办成增进民生福祉的“温暖大事”,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答卷。

科学谋划

让民生工程利民更润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关切,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站在“十四五”末回望,《规划》编制过程中,民政部党组高位推动,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对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建言献策、精准耦合需求,全力将人民群众的“心事账单”化为民生工程的“立项清单”。

  《规划》突出设置了指标专栏,提出了15项富有时代特色、反映民政事业发展新水平的主要发展指标,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跟随指标这一“指挥棒”和“风向标”,《规划》提出了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提质、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10项重大工程,回应群众对解决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重点难点问题的热切期盼,助力夯实国家善治的根基。

  在设施方面,10项重大工程筑牢根基,擘画普惠共享的宏伟蓝图:大力推进救助管理设施、儿童福利机构的新建与改扩建,为困境中的群体构筑避风港湾;规划建设百余个精神卫生福利设施,点亮心灵康复的明灯……这一系列硬件投入,彰显了发展与共享并重的大格局。

  在服务方面,10项重大工程提质增效,激发治理动能:大力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发展儿童福利服务,引导专业力量精准对接多元需求;聚焦特困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医疗等服务,传递人文关怀;优化地名信息服务,方便群众生活……这一系列谋划旨在让服务更高效、更温暖、更可及,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大情怀。

  在队伍方面,10项重大工程培育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系统开展孤残儿童护理员、儿童福利院院长的入职培训与定期研修;将培训网络延伸至基层末梢,全力加大村(居)儿童主任培训力度……这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过硬队伍,是各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的有力保障,展现了事业为要、人才为本的大气魄。

  在创新方面,10项重大工程紧盯民生需求与短板瓶颈,县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全覆盖、构建现代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格局、建设全国统一的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技术系统、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强民政服务设施统筹利用……《规划》提出了许多改革创新举措,为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10项重大工程,并非孤立零散的惠民举措,而是构成了环环相扣、密实牢固的民生保障网络,科学谋划的各项内容既高瞻远瞩又务实管用。以10项重大工程为载体,宏大的发展蓝图正在转化为可知可感的温暖现实,为国家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民政智慧。


扎实推进

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才能扎扎实实解民忧、纾民困。

  “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党组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以《规划》绘就的发展蓝图为指引,找准民政事业发展的着力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10项重大工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提升治理效能。

  基础设施是民生工程的物质载体,其数量、质量和布局决定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度。“十四五”期间,全国民政系统夯实硬件基础,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设施体系——

  加快补齐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短板。民政部深入推进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工程,指导各地建设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改善现有机构设施设备条件。

  引导社会组织良性发展。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工程中,聚焦培育孵化、提升能力、整合资源、引导规范,民政部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孵化体系建设。

  不断扩大殡葬服务设施覆盖面。民政部持续推进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指导各地统筹规划新建或改扩建殡仪馆,加强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试点推进生态安葬纪念园建设。

  推动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中,民政部指导各地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用地规划,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养老机构基础设施条件。

  民政服务机构是困难群众的“兜底者”、社会事务的“服务者”、特殊群体的“守护者”。“十四五”期间,全国民政系统完善基层民政服务机构设置,建立定位精准、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

  打通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民政部指导各地完善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网络,在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建立服务站(点),压实基层责任。

  推动儿童福利服务提质增效。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启动“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扩大覆盖面,引导其充分发挥作用,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从无到有,覆盖率已超50%。

  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从有到优。依托乡镇(街道)敬老院、优质民办养老机构等,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人才是民生服务供给的核心要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稳定的工作队伍是民生工程持续有效运行的保障。“十四五”期间,全国民政系统加强培训,激发人才活力,锻造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的“人才引擎”——

  加大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培养力度。各地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在村级设立协理员,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对困难群众有感情的救助干部队伍。

  2023年起,民政部连续举办6期全国儿童福利院长示范培训班,实现儿童福利机构全覆盖,持续提升全国儿童福利机构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民政部聚力打造精品示范课程,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儿童主任示范培训。各地民政部门层层组织开展集中轮训、现场培训、在线培训,推动培训常态化。

  改革创新是提升民生服务效能的重要驱动力,为民生工程插上“智慧翅膀”。“十四五”期间,全国民政系统开辟智慧便捷、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新路径——

  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一体化推进,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

  福利彩票健康发展工程稳步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的发行销售技术系统,加强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地名信息服务不断加强,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等各级地名信息库建设加速,推动乡村地名服务与互联网地图服务融合发展。

  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格局、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设施体系、锻造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的人才队伍、开辟智慧便捷精准高效的数字化路径……全国民政系统持续推进落实10项重大工程,不断提升民生服务的覆盖广度、保障力度、响应速度和情感温度,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着民政力量。


提质增效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是检验10项重大工程成效的最终标准。

  从设施建设到能力建设,从能力提升到服务提质,从产业发展到健康发展,一个个重大工程“落地有声”,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上有成果、见成效,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年来,民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可感可知,一个个扎实的数据见证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成效——

  新建住宅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94%,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已达65.7%,143家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床位数达7.8万张,投资73亿元完成老旧殡仪馆改造579个,投资22亿元采购更新火化设施设备3489套,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1.68万个公益性公墓,各地新建和改扩建救助管理机构42个……

  五年来,全国民政系统的能力本领不断提升,啃下了改革发展中的许多“硬骨头”——

  基层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有效供给增加;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明确功能定位,调整完善供给结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发展、监管服务体系加速构建,全国共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2.28万个,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孵化培育中不断成长壮大;58.3万名村(居)儿童主任100%参加培训,队伍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民政部门的为民服务更有成色,各项服务从“有”向“好”、从“好”向“优”跨越——

  困境儿童福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更好保障了机构内儿童健康安全成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增量提质,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队伍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工作网络不断织密织牢,有力保护了广大困境儿童合法权益;养老机构提质发展,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地方民政部门先行先试建立了区域性养老应急救援技术服务中心;标准地名信息、地名变更审核信息纳入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清单,地名服务工程为社会各界提供地名公共服务,标准地名有效推广,方便群众导航定位,拓展了地名文化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有效支撑新闻宣传、社会治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工作……

  五年来,民政领域相关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提速,鼓励各地统筹各类资源,布局建设康复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康复辅助器具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设立康复辅助器具区域科技创新基地和检测技术平台;福利彩票销售渠道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公益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建设了一批集公益宣传、便民服务、彩票销售功能于一体的“福彩公益驿站”……

  回望“十四五”,民政部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拿出过硬措施,扎实推进10项重大工程,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提升服务效能,以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回应人民期待。

  展望“十五五”,全国民政系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力有序躬耕民生工程,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谱写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注册送彩金白菜

新浪微博